各学院团委、各学生组织: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竞赛)至今已成功举办18届。竞赛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推动广大高校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实践、发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深化高校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高校立德树人,体现了鲜明的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在高校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良好的影响。
为进一步引导亿德体育·(中国)官网平台首页学生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踊跃投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合大学生社会实践“三千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积极开展社会调查,扎实做好第十九届“挑战杯”竞赛备赛工作,校团委决定在全校范围内继续开展“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主体赛事
(一)比赛内容
按照往年惯例,大赛分本科生组、研究生组(含硕士研究生,不包括博士研究生),作品包括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三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按照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5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报送作品。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作品大类和小类参照第十八届大赛进行设置,第十九届大赛类别信息若有变化,另行通知。
(二)作品要求
1.组队要求
(1)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即2025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
硕博连读生(直博生)若在决赛当年6月1日以前未通过博士资格考试的,可以按硕士学历申报作品。没有实行资格考试制度的,前两年可以按硕士学历申报作品。本硕博连读生,按照四年、二年分别对应本、硕申报,后续则不可申报。
(2)校赛阶段每队成员限制在6人以内,以便后期团队结构进一步优化提升。
(3)鼓励跨学院、跨专业组队,同时注重年级结构的合理安排。
2.参赛资格
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距全国竞赛决赛当年6月1日前两年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3.作品形式
(1)个人作品: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申报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
(2)集体作品:凡是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项目作者必须全部为学生。
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类进行评审。集体作品除填写集体作品名称外,还要注明一位学历最高的作者为集体项目的代表。作品选题参考及格式要求请见附件2、3、4。作品要注重对前期“三千计划”社会实践成果的利用及转化。
校赛阶段,每个项目不超过2名指导教师;省赛和国赛阶段,按照相应要求限定指导教师数量。团队要主动与指导教师对接,要注重发挥指导教师在选题、调研方案制定、大纲拟定、作品撰写等方面的导引作用。
(三)作品推报
(1)学生注册申报。校赛阶段采用网络申报和网络评审的方式进行。所有参赛作品均须通过“挑战杯”校赛平台申报。团队负责人注册并登录“挑战杯”平台,通过第十九届“挑战杯”亿德体育·(中国)官网平台首页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入口进行申报。
平台网址:https://www.tiaozhanbei.net/d356/matches/。
(2)学院院赛。作品网络申报结束后,由各学院组织院赛,并推荐优秀作品参加校级复赛、决赛。
各学院晋级校赛的名额,以各学院在大赛系统中完成报名、提交材料的项目数为基数按照比例进行分配,并结合各学院在上一届大赛国赛、省赛获奖及校赛组织情况等因素进行确定。
(四)日程安排
1.校级初赛(2024年4月至11月上旬)
本阶段主要进行大赛的策划、准备和宣传,启动系列培训,完成初赛选手组队报名工作进行初赛预审,确定复赛队伍。具体安排如下:
(1)大赛启动:2024年4月;
(2)项目组队、开展调研和作品撰写:2024年4月-10月;
(3)作品提交:2024年10月8-13日;
(4)学院院赛:2024年10月14-28日;
2.校级复赛(2024年11月)
大赛组委会将组织专家对复赛项目进行网络评审,确定优秀作品名单。组织优秀作品进行修改完善和项目辅导。
3.校级决赛(2024年11-12月)
大赛组委会组织开展校级决赛,遴选推报省赛项目,组织开展培训和项目辅导,并充分利用寒假期间开展项目的深度调研和作品修改完善。
4.省级复赛决赛(2025年1-5月)
入围省级复赛和决赛的团队进一步完善作品,参加省决赛。
5.参加全国竞赛(2025年6-11月)
入围国赛团队集训备战,参加全国决赛。
二、专项赛和专项活动
(一)“揭榜挂帅”专项赛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战略部署,教育引导广大青年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踊跃投身科研攻关第一线,加速青年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汇聚磅礴青春力量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挑战杯”全国竞赛组委会特举办第十九届“挑战杯”竞赛2024年度“揭榜挂帅”专项赛。
1.竞赛选题
大赛以“政企发榜、竞争揭榜、开榜签约”的方式,通过“征榜—发榜—竞榜—评榜—夺榜”最后针对每个选题评出“擂主”。
前期,“挑战杯”大赛组委会已面向中央部委、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广泛征集选题。比赛一经推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经资格审查、专家评审,最后遴选出56个前沿性、应用性和可赛性较强的选题。
竞赛选题、方案和作品要求详见第十九届“挑战杯”竞赛2024年度“揭榜挂帅”专项赛榜单选题比赛方案(附件5)。
2.参赛要求
2024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均可申报作品参赛,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每个团队不超过10人(含作品申报者),每件作品可由不超过3名教师指导完成。可以跨专业、跨校、跨地域组队。
本校硕博连读生(直博生)若在2024年6月1日以前未通过博士资格考试的,可以按研究生学历申报作品。没有实行资格考试制度的学校,前两年可以按硕士学历申报作品。本硕博连读生,按照四年、两年分别对应本、硕申报,后续则不可申报。
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他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每件作品仅可由1所高校推报,高校在推报前要对参赛团队成员及作品进行相关资格审查。
每所学校选送参加专项赛的作品数量不设限制,但同一作品不得同时参加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事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作品评比。
3.参赛报名和作品提交
(1)拟报名参赛情况调度
请各团队积极完成组队,校团委将调度各团队拟参赛报名情况,并邀请专家对参赛作品名称等关键内容进行指导。请参赛团队于5月20日提交《第十九届“挑战杯”竞赛2024年度“揭榜挂帅”专项赛拟报名情况统计表》(附件6)至工作邮箱scdcxsjzxjsb2020@163.com。
(2)参赛报名
请各参赛团队于6月10日前在指定平台完成报名工作,校团委将协同相关部门集中进行报名审核。若部分选题要求报名时间早于6月10日(例如56号选题,要求报名时间截止至5月30日),项目团队可提前进行报名,校团委将单独对提前报名的团队进行审核。
(3)作品提交
各团队在6月30日前将作品报送至校赛工作邮箱:scdcxsjzxjsb2020@163.com,文件命名为:选题序号+学院+项目负责人姓名+作品名称。校团委将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指导和提升。
作品提交至校赛工作邮箱后,团队仍可修改完善作品。最终作品按照各选题比赛方案的有关要求提交至出题单位。
(二)红色专项活动
本届大赛校赛阶段拟继续组织开展红色专项活动。
1.参与人员
亿德体育·(中国)官网平台首页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在校学生。
2.活动内容
各学院团委要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的引领力和组织力,广泛组织发动学生开展理论学习、实践活动、交流分享,鼓励每个团支部完成以下活动。
(1)通过理论宣讲、培训教学等方式,组织大学生团员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延伸阅读辅导材料,深入理解大会精神和战略安排,对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全人类共同价值等重要概念和教育、科技、人才等相关论断有深刻认识,树立投身国家重大战略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职业观、事业观。
(2)支持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感受党的红色精神伟力。着重用好新时代伟大成就、伟大变革的鲜活思想引领教材,引导青年通过返回家乡看变化、重走故地看新颜、深入乡村看振兴、走进一线看发展,从而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以实际行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3)青年学子应在社会实践中受到教育、坚定信念,围绕党的二十大做出的战略部署,结合对新时代以来国家发展成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形成有真情实感的心得体会、有理论深度的调研报告、感染力强的视频作品等实践成果。实践成果要充分体现所在实践团队和团支部的集体智慧,将作品的形成过程变为开展实践教育的生动历程。
(4)通过举办主题团日活动、座谈交流、征文演讲、成果展览等多种形式,组织参与活动学生讲述实践故事、实践收获,分享当代青年的坚定理想信念、爱党爱国情怀和对国情社情的正确认识;将实践成果转化为红色教材,根据实际搭建“云上展厅”,辐射引导更多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3.作品要求
(1)短视频:时长5分钟以内,应避免简单性叙述实践过程,着意于对红色精神的阐述、实践过程的收获以及对党的情感认同,致力于能使同龄人引起共鸣、共同教育、共同成长,鼓励围绕红色故事、红色人物深度挖掘,形成有温度、易传播的视频(视频格式:MP4,视频分辨率:1280*720、1920*1080)。
(2)调研报告:应既有事实叙述,也有观点论述,符合真实性、论理性、简洁性的特征要求,字数在5000字至10000字之间。
(3)附录:包括调研日志、访谈记录、调研照片、媒体报道、成果应用证明等相关支撑材料。
(4)同一作品不得同时参加主体赛事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作品评比,往届获奖作品不得重复报送。
4.作品提交
各学院团委要广泛组织发动学生参与理论学习、实践调研和交流分享,以团队或个人形式形成实践成果。团队学生人数不超过10人(校赛阶段建议为8人),指导教师人数不超过3人。学生实践成果可以是心得体会、调研报告、视频作品或其他丰富形式。
支持学生依托本届“挑战杯”决赛当年(即2025年)近两年内(2023年7月至今)参加过的符合要求的自身实践经历,经过沉淀提炼、深度思考,完成新的实践成果,参加到活动中来。
校赛阶段采用网络申报和网络评审的方式进行。所有参赛作品均须通过“挑战杯”校赛平台申报。团队负责人注册并登录“挑战杯”平台,在2024年10月13日前通过第十九届“挑战杯”亿德体育·(中国)官网平台首页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入口完成申报。
平台网址:https://www.tiaozhanbei.net/d356/matches/。
(三)其他专项活动
本届大赛其他专项赛和专项活动,将根据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有关要求另行通知。
三、有关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学院团委、各学生组织要深刻认识开展此次比赛的重要意义,严格按照比赛有关要求,聚焦国家和山东省重大发展战略,主动服务学校中心工作。要为在校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要主动与指导教师对接,特别注重发挥专业教师的指导作用。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做好项目的组队、辅导、评审和推报工作。
2.加强宣传,广泛发动。各学院要严格按照比赛有关要求,加强大赛宣传,广泛发动,扩大参与面。要开展学术讲座、论坛、沙龙等活动,创新培训手段,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做好大赛宣传和发动工作。
3.强化引导,系统培育。本届“挑战杯”校赛作品要特别注重与2023、2024年大学生社会实践“三千计划”优秀成果的对接与转化,要利用好“三千计划”,围绕作品主题展开深度调研,丰富完善调研数据,扩大调研范围。要注重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优秀成果以及学生其他科研成果的对接与转化,按照“挑战杯”竞赛作品要求,进一步深入探究与改进,重点培育和深化升级。
四、其他事宜
本通知主体赛和红色专项赛的有关内容参照2023年第十八届“挑战杯”竞赛通知拟定,若有变化将按照第十九届“挑战杯”竞赛要求及时通知。
校赛竞赛平台网址:https://www.tiaozhanbei.net/d356/matches/
亿德体育·(中国)官网平台首页第十九届“挑战杯”QQ交流群:305397100
校团委联系人:李建强,联系电话:88525306
校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联系人:耿汝烨,联系电话:15634129397
校 团 委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校学生会
校研究生会
校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
2024年4月28日